粉状活性炭制备的发展趋势
1.活性炭原料方面
传统的活性炭制备多以木材、木炭、木屑、椰子壳、果壳等为原料,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尤其是1998年发生在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水使人们已切身体会到生态恶化对民族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负面影响,国家*对自然林禁伐,致使木材、木炭的来源萎缩,即制备活性炭的原料受到巨大地限制,价格也呈上涨趋势,在此形势下,利用切实可行的新工艺,以矿物质原料代替生物质原料制备活性炭具有重大的前途和意义。
2.活性炭制备方法
由于活性炭原料的广泛性,同时,用以材质也因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有时成分差异很大 除臭除毒除色用粉状活性炭,如用同一种制备方法 粉状活性炭,使活性炭的质量以及材料的较大利用率受到较大限制,因此 污水处理必用的产品:粉状活性炭,今后活性炭的制备将在传统的制备基础上朝着多样化、新颖性、针对性发展,随着粉状活性炭新的应用领域的出现以及对性能更好的新产品的需求,开发节能、高效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活性炭行业的重要任务。
由于粉状活性炭具有发达的细孔结构、巨大的内表面积和很好的耐热性、耐酸性、耐碱性,可作为催化剂的载体,例如 *环保的吸附剂:粉状活性炭,**化学中异构化的反应中,活性炭是有铂、催化剂的优良载体。
活性炭机械性
1.粒度:采用一套标准筛筛分法,求出留在和通过每只筛子的活性炭重量,表示粒度分布。
2.静观密度或堆密度:饮食孔隙容积和颗粒间孔隙容积的单位体积活性炭的重量。
3.体积密度和颗粒密度:饮食孔隙*而不饮食颗粒间孔隙容积的单位体积活性炭的重量。
4.强度:即活性炭的耐磨损或抗摩擦的性能。
5.耐磨性:即耐磨损或抗摩擦的性能。
粉状活性炭的原料用的是软质木炭、锯屑、泥碳、褐煤等。与粒状活性炭的活化条件不同,它需要氧气。也就是说,气体活化碳就是上述碳化物在850-900℃温度下在水蒸气、空气或气体中不完全燃烧的产品。
用活化碳时,是将锯屑等浸渍在溶液中,在550-650℃温度下活化的,但得到的松密度却很小,称为软碳,质地脆弱。而粒状活性炭称为硬碳,质地致密。油烟是合成氨工业中利用原油、重油等的羟分解制造工艺中得副产品,是在温度为1200-1300℃、压力为30大气压的高温、高压下,在油气发生炉内生成、用精密集尘器回收的。
考虑到这种油烟的生成条件,就可推知:在高温高压下,原油、重油在气相中分解,其中一部分在碳化时,由于压力高,氧和被化学吸附在微晶的连锁部分,与活性炭比较,存在接近于化学论量状态的**官能团。因此,这种油烟的吸附机理当然与活性炭的不同。
油烟的性质是:碳素颗粒的直径为30毫微米左右,表面积处于活性炭的1000-1800m3/g与碳黑的300-500㎡/g之间,即约为500-700㎡/g。这种微细组织的油烟在低压成型,再经活化后就是软质粒状活性炭。